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甘南州2018年为民办实事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南州工商局2018年度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的通知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甘南州2018年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 马上办”改革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宣布废止和失效有关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甘南州2018年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 马上办”改革工
关于公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举报方式的通告
工商总局等十三部门关于推进全国统一 “多证合一”改革的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 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2018年 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 改革实施方案》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公示2017年度年报的公告
工商总局关于做好2017年度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工作的通知
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工作的通知
工商总局等27部门关于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指导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支持陇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甘南州政务信息系统整合 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创业投资 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
信用分类监管是消费维权的根本保障
让竞争政策更有力地助推市场经济
《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解读一
夯实信用制度建设的基础
国家工商总局解读《“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
国家工商总局解读《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指导意见》
“十三五”规划解读——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甘肃省“政银便民通”业务政策解读
甘肃省“多证合一”改革政策解读
2018年12315消费警示
警示1:春耕买化肥,这四件事千万不要做
春耕临近,许多农民朋友已经开始买化肥了。甘南州工商局、州消费者协会给准备购买化肥的大伙儿提个醒,以防上当受骗。
一是不要被包装迷惑。大家如果在化肥包装上看到“进口”“认证”“唯一”“新科技”等词语,是不是会感兴趣?如果你在包装上看到含量很高,各种元素都含有,是不是也很感兴趣?但是,要注意了,这只是包装,切不可被包装迷惑了眼睛。一些化肥,包装很花哨,但是极有可能是假化肥。因为不合格产品走的不是正规渠道,他们的包装可以随便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其实里面的东西不仅含量不够,有可能还含有一些杂质。
二是不要贪图小便宜。化肥、尿素价格上涨的消息大家都听过,如果有一种化肥,含量和市面上的一样,但是价格却能低一半还多,你会不会心动?有些朋友会说,反正含量都一样,同样的价格我能买两袋,肯定会买啊,但是,最终的结果呢?庄稼长势很弱,产量直线下降,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买到假化肥了,只因当时贪图小便宜,被一些假商贩欺骗,欲哭无泪。
三是不要被“大字”所迷惑。一袋化肥,包装中间两个很大、很显眼的字“德国”,会不会有很多人觉得这就是进口的?其实,没准儿在这两个大字后面,还有几个小字,比如技术、材料等,但真正生产厂家还是国内的,而且还可能是一些小厂家或者是无名厂家。他们为了规避包装的问题,采取了这种办法,然后以此为卖点,进行销售,如果含量是真的还行,一旦是假的,老百姓就遭殃了,所以购买时一定要看清包装上面所有的字。
四是不要自认倒霉。购买了假化肥后,因为某些原因,有些人选择自认倒霉,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那些非法商贩胆子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农民朋友在购买化肥时一定要索要发票或收据,一旦因化肥出现问题,及时去索赔,不要怕他赖账。赖账的话,去当地的农业部门或者工商部门投诉,但手里的证据一定要有。只有积极维权,才能让更多农民朋友的利益不受损害。
以上“四不要”,希望能给广大农民朋友提个醒,在购买化肥时可要擦亮眼睛啦!
警示3:让消费者网购无忧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因为其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同时又满足了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的美好愿望,所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近年来,以“淘宝”、“京东”等为代表的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大促销、打折力度,而在这些电商价格战中,各类虚假促销手段却让消费者心有余悸。网购属于远程购物,这种购物方式一旦出现消费纠纷,由于经营者往往处于异地,消费者主张权利难度就会增大,消费者投诉到有关部门后,案件通常需要多次分转,环节多、效率低。同时经营者不能及时收到投诉案件,很多案件因消费者解决问题成本增加而不断升级。
为了有效快速处理远程网络购物消费纠纷,中消协搭建了电商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平台,并已逐步与全国各级消协对接。今后,消费者如果在网络消费过程中遇到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可以直接向当地消协或12315投诉中心投诉,并通过此维权绿色通道平台,有效快速地解决消费纠纷。
此外,甘南州工商局、州消费者协会还是要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网购陷阱。
一是选择正规的购物网站购物。正规网站有通信管理部门颁发的ICP认证号,并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授予的“红盾”标志。另外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通过聊天工具、电子邮箱等途径传送的文件或者网站链接,以免落入“钓鱼网站”;要保护好自己的网银信息,尽量不要在他人电脑上或者网吧进行网络购物。
二是搞清网购商品的送货方式、售后服务等相关问题。在确定购买网站上的商品之前,弄清商品的功能、材质、规格、型号,特别是快递方式、三包责任和维修网点的地址、电话等相关问题,以便在出现售后服务问题时,能顺利解决,或当出现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较为充分的证。
三是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购物款项时,尽量避免以银行、邮局汇款形式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针对网上交易而推出的安全付款服务。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而遭到损失的用户,支付平台会赔偿其损失,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
四是收到物品后,消费者一定要仔细查验。确认货品真实无误、符合约定后,再签署收货确认单。如果可以,消费者最好选择货到付款,尽量将消费风险降到最低。
警示4:老年人消费慎防十大陷阱
老年人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于是他们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忽悠、欺骗的对象,给他们心理、身体和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为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在3·15之际甘南州工商局、州消费者协会向老年人特别提出以下消费风险提示并慎防十大消费陷阱:
一是有病切记乱投医。老年人有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保健养生也应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去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
二是免费承诺别轻信。老年人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要经得住诱惑,不贪图小便宜。
三是虚假广告要辨别。近年来,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日益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老年人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
四是专家忽悠不上当。老年人因有病在身,他们特别渴望专家、医生的指导,对他们的医嘱也深信不疑。但是,要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趁机向老年人推销高额保健品。
五是无效退款难实现。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或药品,不惜违法广告法,承诺保证疗效,无效退款。对此,老年人不要相信。
六是养生讲座不购物。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忽悠老年人,对老年人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老年人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
七是“政策补贴”不可信。某些不法商家冒充国家卫生部的电话向家境贫寒又久病缠身的老年人直接打电话,慌称能为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政策补贴”和药费补助,进行欺骗误导。老年人不要为了获得所谓“政策补贴”而上当受骗。
八是保健品药品要区分。保健品对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疗药物。《广告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老年人要注意区分。
九是上门维修找对人。老年人家中电器坏了需要维修时,要向正规家电企业咨询和报修,切忌网上乱搜索,防止遇到冒牌维修。
十是面对诱惑防风险。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面对金融商家高利率诱惑,老年人要擦亮眼睛,不受诱惑。切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警示5:消费勿“任性” 品质消费春季旅游莫跟风
春季快到,春暖花开。春季旅游,已成为近些年消费热点。甘南州工商局、州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春季出游要理性,不跟风、不盲从,要选择有正规资质、商业信誉好的旅行社,不要一味追求低价;选择旅游线路时,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旅游行程,仔细了解旅游行程安排,认真签订旅游合同,应明确约定旅游行程、游览景点、交通工具、住宿标准、餐饮标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及出现纠纷的解决方式等。
甘南州工商局、州消费者协会提醒提示广大消费者,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消费,一定要保留好消费凭证或有关消费记录,以便维权。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行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未果,可向当地有关部门或消协组织投诉。